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小说jmvip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允炆连忙接过报纸,黄子澄也凑过来看。

看着看着,两人的脸色,便皆是大变。

随即,黄子澄问送报来的下人:“你可知道,这报纸一共印刷了多少份吗?”

那人回道:“小的特意问过了,这《大明日报》今日是第一次行,印刷了一万份。”

“这么多吗?”

黄子澄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这个时代,印刷一万份,绝对是一个堪称恐怖的数字。

“这报刊的第一版,讲的陛下早年的往事,第二版则是刊印的大明律,唯独这第三版……”

黄子澄沉吟道:“这写的是故太子之事。”

“自故太子去后,陛下伤神过度,一直不让人提及。”

“可如今,吴王偏偏要提及。”

“这也就罢了,但他这写的什么东西啊?”

“居然写陛下和故太子不和,陛下打骂故太子,还有故太子教训他,这些宫廷秘事,怎么随便公之于众呢?”

“他就算要写,难道就不能写陛下和故太子父慈子孝的好事吗?”

“平民百姓,尚且知道“家丑不外扬”的道理。”

“他堂堂吴王,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吗?”

方孝孺冷笑道:“他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自取灭亡。”

“第一版也有问题,他写陛下的往事,竟然都是一些不堪之事。”

“陛下神武,多少丰功伟绩,他皆只字不提,却写陛下昔年乞讨为生!”

“正好给他罪状,再添上一笔。”

朱允炆道:“这份报纸,说不得要给皇爷爷献上。”

黄子澄以手抚须,道:“此议甚妥,那就带去皇宫吧。”

“时候不早了,我等也该去上朝了!”

三人很快离开吴王府,一路直奔皇宫而去。

一路上,不时有文官过来见礼询问。

自然都是冲着昨日蓝玉被抓的事,来讨一个信儿。

黄子澄和方孝孺便都一一作了回复。

及至到了宫门前,却还没有到开门的时候。

然而,今日文武百官们都好像约好了似的,全部都早早到齐了。

见到朱允炆的车子前来,文官们都拥了过来。

黄子澄见状,连忙将他们拉开,私下说话。

虽说要作安排,却不好太大张旗鼓,容易惹来非议。

在朝中做官做事,最要紧的是谨慎。

这一点,黄子澄还是十分清楚的。

“听说陛下昨夜下旨,赐了吴王殿下宝刀,还授予他号令百官,调度兵马,便宜行事的大权,这是怎么回事?”

“吴王擅自抓了凉国公,为何不见陛下降旨严惩?”

“三法司昨夜去吴王府索要罪人,却无功而返,陛下究竟是什么意思?”

“今日上朝,我等该如何行事?”

……

一众官员将黄子澄围得水泄不通,纷纷出言。

虽然黄子澄早就暗中联络了不少官员,但主要也是一些信得过的心腹之人。

可不是人人都会交待的。

而那些暗中联络的人,自然也不会向外界透露消息。

故而,才会有如此之多的官员前来问讯。

当然,这些人,也全部都是文官。

武将勋贵们此际站在另一边,一个个正冷眼旁观呢。

“诸位,诸位,不要吵,一个个说!”黄子澄故意不回答,却问道:“诸位大人,你们都是怎么看呢?”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蹈海,我和朱厚照的正德大冒险

蹈海,我和朱厚照的正德大冒险

风轻云扯淡
调整一下思路,重新开始,希望这次可以写的好一些。
历史 连载 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