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渡清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宜小说jmvip2.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宗皋这话一出,梁储和毛澄等迎立大臣中的清流文官皆两眼一睁,眸露惊愕之色。

朱厚熜倒是瞥了袁宗皋一眼,心中暗笑。

他不由得想起了袁宗皋昔日建议他多看看王阳明的书的话来。

而现在。

朱厚熜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位老师不愧是能接受王阳明心学的官员,真是为了心中所认为的正义,什么手段都敢用,毫无道德上的压力,包括得罪佛祖这种事。

朱厚熜知道,在这个生产力一直没有怎么大踏步进步的时代,基本上,拯救百姓都意味着要在分配上动手,意味着要动富贵者的利益。

只是怎么动往往很考验一个官员的能力。

历史上。

嘉靖后期,东南倭乱猖獗,不得不开始推行募兵制,而推行募兵制就意味着军饷开支更大,而东南各省自然有义务承担这增加的军饷支出,也就是说,要对东南各省加兵税。

但东南各省土地兼并情况到嘉靖末期已经非常严重。

大部分平民已经不堪重负。

所以,怎么让这笔临时加征的抗倭兵税更多的让当地大户承担,而避免加征造成更多百姓破产,进而导致外患未平内乱又起,成了一门学问。

于是。

在嘉靖的准许下,东南各省的许多抚按官做了很多财政上的改革,基本上是各显神通。

其中。

潘季驯在广东整了个均平里甲,把各府县要多交的兵税按田亩摊派,而且以所交粮食为标准加征,使得大户们即便用诡寄、飞洒的手段让自己变成名义上的小田主,也不能避免多承担额外的兵饷开支。

而在福建的谭纶则更加简单粗暴,直接把强征寺院的田产没收,代替为额外加征的兵税,相当于让福建境内的寺院地主把这加征的兵税全部承担了,不向老百姓多加。

在谭纶看来,寺院的钱财肯定不是来自老百姓肯定是来自当地大户,所以他这样做,受损的自然也就是当地大户了。

现在袁宗皋也这么做,朱厚熜自然也不感到陌生,甚至也能够理解。

连程朱理学都敢背叛的新派文官,哪里能指望他们对佛祖多尊敬。

不过,明面上,朱厚熜作为嗣君,自然不宜直接表示支持袁宗皋这样做,而也表现的那么寡恩。

所以,朱厚熜就在这时故意问着袁宗皋:“先生,如果和尚们不借粮,为何就是不识好歹了?”

袁宗皋回道:“盖因和尚和尚化斋素来是修行,百姓讨饭素来是苦难,所以真正心向佛法、志在渡人的僧徒当宁舍口食于民,自己化斋,也不会为了自己不化斋,而坐视百姓乞讨,不然,就算不得真和尚!”

“何况,和尚讨饭比百姓讨饭素来就要容易些,故宁肯苦和尚也不能苦百姓。”

朱厚熜听后笑了笑:“先生说的极是,如果寺院也没有多少粮米,那就苦一苦和尚,毕竟他们能吃苦也爱吃苦,那就该多吃点苦。”

“但能劝他们主动借粮还是要尽量劝,不到万不得已,我也不想以霸道寡恩立国。”

袁宗皋拱手称是。

毛澄这里则突然开口说:“禀嗣君,王府锦衣卫乃扈从近卫,若去济民,恐令饥民不安,臣请让少司马所领京营护军执行此赈济饥民事。”

藩王护卫素来是从锦衣卫籍军户中调拨的,所以对外也可称为锦衣卫。

而朱厚熜知道毛澄这时提出这个意见,是担心锦衣卫会因为沿途奉命济民,而造成民间士民百姓们对锦衣卫的印象变好。

可一旦真让素来在民间如同夜叉豺狼一样名声的锦衣卫有了护民助民的好名声,这无疑很不利于官僚们限制锦衣卫的权势,进而不利于官僚们限制皇权。

毕竟锦衣卫素来就是皇帝的爪牙。

所以毛澄宁肯让杨廷仪从京师带来的三千护卫军去做这善事,也不愿意让王府的锦衣护卫去做。

这其实正是朱厚熜的目的。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听风煮雨夜
西历185o年,满清道光三十年。鸦片战争的硝烟逐渐远去,太平天国的浪潮暗流汹涌。立国二百余年的清王朝,跌跌撞撞的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李奕走到大清身后,轻轻一推。腐朽落后的清王朝“不小心”失足掉进了深渊……
历史 连载 44万字
风雨千叟宴

风雨千叟宴

沧海一叔666
本书为非虚构历史小说,为读者描绘出不一样的清初历史画卷。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小说的轻快,尽力为读者营造出愉悦的文字阅读体验。清代康雍乾嘉四朝,虽名为康乾盛世,实则暗流涌动,民间烽烟频起。本小说以康熙五十二年至嘉庆元年的四次千叟宴为历史背景,描绘出庙堂与江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塑造了刘知协、李慧儿等众多侠义人物,以及姚达富、宋玉清等人性丑恶的小人。康熙朝的张廷玉、陈廷敬、隆科多、吴达礼、众皇子等大人
历史 连载 32万字
综武无敌:师娘,师父在隔壁!

综武无敌:师娘,师父在隔壁!

风帆1080
【美女作者+生活照】 【综武+无敌+反派+爽文+非单女主+感情细腻+杀伐果断+不圣母+洪荒】 这是一部无敌反派爽文,主角是《武林群侠传OL》的首席架构师,因修改游戏数据出现BUG,导致进入了一个奇怪的武侠世界 ,成为了武林中人人喊打的大反派。 主角:“和合散大甩卖啦!什么?你不要?那十香软筋散怎样?喂,喂!别走,我这里还有莽牯朱蛤散,吃了百毒不侵哦。” 郭靖:“徒儿,江湖险恶,你跟师娘这一趟出去
历史 连载 48万字